近12个月内,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从最高点的7.16,一路下滑到如今的6.42左右……
从2020年的疫情开始,对于外贸人的打击是一波接一波,没有消停的时候。
先是中国的抗疫政策,封城和隔离,造成制造业的开工率严重不足,从而影响上游供应链,影响外贸人的出口。
后来疫情全球肆虐,各国都进入严峻的抗疫阶段,造成除防疫用品以外的其他产品、工业品和消费品,均遭遇滞销。这对于外贸人是第二重打击。
到了2020年四季度,终于开始订单增加,西方国家的库存逐渐见底,工业和市场消费逐渐回暖,开始加大中国采购时,又出现了海运费大涨的情况。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,海运费一路冲上历史最高点,出现了许多运费超过货值的情况,很多客户无奈,只能被迫取消订单。外贸人遭遇了第三重打击。
这还不算,2021年开始,不仅海运费问题未得到解决,反而动荡的汇率又给了外贸人重重一击。人民币的震荡升值,让严峻的外贸形势进一步雪上加霜。
如下图可以看到,近12个月内,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从最高点的7.16,一路下滑到如今的6.42左右。这就意味着,人民币对美元升值,美元购买力下降,外贸人的出口报价自然受到不小的冲击。
(图1-人民币兑美元一年内的汇率走势,来源:xe.com/currencycharts/?from=USD&to=CNY)
而汇率问题,根据笔者的意见,还会维持一个很长的阶段,几乎是短期内一个无解的难题。
而对于人民币的压力,今年只会有增无减,在美国政治施压的贸易战外,还有更多金融层面和实体经济的压力。
二
从疫情开始,美国执行量化宽松,为了刺激本土的经济和就业,同时救济美国民众,美国开始疯狂印钞和举债。
这两项就整整是7万亿美元,这是什么概念?按照英国的GDP计算,2020年大约是2.7万亿美元。换言之,美国一年内就能印出两个半英国。
而美国目前的债务,大约是28万亿美元。这个雪球还会越滚越大,而美债的利率越来越低,也越来越难卖。因为大家都不傻,这是一个下行通道,随着美国继续加大放债和印钞,买单的自然是全世界,因为黄金和石油以美元计价,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交易,因为国际贸易绝大部分才用美元结算,因为各国央行的主要储备是美元……
所以很多国家开始采用多种货币结算国际贸易,而中国采用盯住一揽子货币而放弃只盯住美元,并且引入货币互换,逐渐让离岸人民币进入国际视野。
三
美国的货币超发,从2020年开始猛增,今年大概率不会好转,甚至未来的几年都会成为常态。
因为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问题由来已久,阶级出现断层,贫富差距迅速拉开。而疫情只是助推剂,进一步把这个差距拉得更大而已,让各种矛盾开始显现。
而这样的货币超发,不仅稀释了全球的资产,让全球的资产价格高估,同样也会严重损伤美国人自己的利益,大量牺牲美国中下层阶级的真实利益。
美元的超发,就会造成美债的利率继续下降,这个游戏越来越难了。美国的西方盟友迫于压力,不得不为美国的债务买单,可大家都不傻,谁都不愿意自己辛苦挣钱,去给美国填窟窿。而且美债的利率,一定是持续下行的,否则美国财政很难支撑每年的利息增加。
这种情况下,中国一旦选择不跟,不拼命增加M2,大量超额印发人民币,势必造成了人民币的一种被动升值。被动升值的结果,还会进一步引起全球资本的避险功能,大量境外资本通过直接渠道和中国香港渠道进入中国大陆,势必会继续推高人民币的汇率预期。
而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外贸人,必然需要承受由此带来的汇率的风险和相关压力。
四
前阵子出现一个新闻,中国宣布将用人民币与伊朗进行石油结算。这一消息震惊世界,也让西方国家嫉妒不已。因为他们做不到,打死都不敢做的事情,中国人做了。
很多朋友看到新闻后,马上给我私信,是不是以后可以尝试说服客户,用人民币结算?我们能否通过离岸人民币报价,来规避汇率风险?
很遗憾,我的答案是否定的。为什么是No,我后面再讲。先谈谈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的问题吧,为什么大家都会羡慕嫉妒恨。
用美元结算石油,是维护美元霸权的一个重要分支。所以任何动摇这一基础的人,都是在动美国的根基,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。
欧元成立后,一度让很多国家押注欧元,增加储备,严重影响了美元的地位,结果呢?南联盟战争开打,美英直接在欧洲核心地带发生战争,谁还能信任欧元?战后,欧元汇率大跌,风投和各国央行缩小欧元比例,依然用美元作为主要储备,德法只能干瞪眼,欧盟国家谁都不敢吭一声。
随后,被美国制裁许久的伊拉克宣布采用欧元结算石油,想绕开美元,这在美国眼里,可比伊拉克当年入侵科威特可恶多了,直接动了犹太财团的核心利益,这还能忍?结果就是迅速终结了萨达姆政权,直接把伊拉克的石油重新掌控,采用美元结算。
欧洲政客都不傻,日韩政府也不蠢,中东各国都能看明白,但是没有人敢脱离美元去结算石油,因为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后果。
所以如今中国跟伊朗用人民币结算石油,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标志性事件,是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的特殊产物,并不具备可复制性。
五
对于外贸人,为什么我们不能采用人民币报价?为什么不能趁此机会把人民币推向国际化?
非不为也,是不然也。主要的原因,是时机未到。
很多专家认为,应该强力推广人民币的境外使用,让人民币国际化,让人民币逐渐取代美元,让中国逐渐取代美国。
我觉得这是错的,逻辑有问题。这个世界上,从来不是某国把货币国际化,然后这个国家就成为了强国,然后逐渐扩大国际化程度,逐渐领导世界。这绝对是错的!
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反过来的。当这个国家的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政治等综合国力成为了世界第一,它的货币自然而然就成为国际主流货币,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,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。
当年英国击败荷兰后,凭借全球殖民地,迅速碾压荷兰和西班牙,英国的经济、贸易、军事都处于巅峰地位,英镑自然取代了荷兰盾,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。
二战后,美国强势崛起,英国衰落,殖民地逐渐独立,英国的军事和经济规模大幅度衰退,美国文化输出全球,美元自然接棒英镑的地位,成为了国际结算的核心货币,也是各国的储备货币。
所以如今的情况,时机未到。对于外贸人而言,美元报价和结算,依然是国际主流的习惯,是大的趋势所向。
六
更重要的是,采用美元结算也是方便客户,平衡双方的风险。
第一,美元是大多数客户都可以接受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。现实的情况是,大多数客户的本国货币,既不是美元,也不是人民币。如果我们要求人民币结算,那就意味着我们作为供应商没有汇率风险,但是客户要用本国货币去购买人民币,等于承担了100%的汇率风险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如果采用美元结算,相当于一种第三方的货币,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是相对平衡的,也是让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案。唯一的差别是,对于美国客户而言,他们的全球采购,就没有了汇率风险,因为美元就是美国的本位货币,不存在汇率转换造成的汇率差。
第二,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依然有限。的确有很多客户并不介意采用离岸人民币跟中国供应商交易,可人民币如今的国际化步伐并不快,很多客户手里并没有人民币,当地银行中的人民币头寸也有金额的限制,都是通过双边的货币交换,跟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。
大多数国家的客户,依然无法从当地银行获取到离岸人民币,自然也无法采用人民币来进行国际贸易,还是只能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使用。
而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,依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,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。其它的欧元、英镑、加元、日元、人民币、澳元、港币,只是一种区域性贸易的结算货币,远不及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率。